中国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
马哲(主持人):同志们,按照工作安排,现在开始我们新一期的互动交流。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冬至大如年!
本期互动话题就与我们的传统节气有关,请大家谈一谈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可以聊聊冬至日的感受,可以介绍节气的由来,可以讲您喜欢的某一个或几个节气,也可以由二十四节气延伸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点滴。
本期互动话题将持续至晚19时,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本期互动话题: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表达出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杜军:好,同志们在工作之余要积极参与参与进来!
李延莉:今天是冬至。冬至寓意是寒冷将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冬至一定要吃饺子,防止耳朵冻,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冬至一定要吃饺子呢?在这个重要的节气,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感谢他在冬天用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熬制“祛寒娇耳汤”治疗人们的耳朵冻疮,所以,现在一些地区,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刘天宇: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通常在阳历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阳光照射角度最小,因此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在中国古代,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祭祀祖先、吃饺子、喝羊肉汤等。除了庆祝活动外,冬至也是一个团聚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共度佳节。
同时,冬至也是一个养生的好时机,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冬季养生的措施,如泡脚、艾灸、按摩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冬至这一天,还可以进行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如赏花灯、猜灯谜等,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总之,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和节日,它代表着冬季的来临,也是一个团聚、养生和传承文化的好时机。
主持人:读了二位的发言,我今天至少应该能落实两件事,吃饺子,泡脚想想都暖和
杜军:还得喝羊汤
杜军:等惊蛰来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蛰”,指“藏伏”,昆虫入冬藏伏土中;“惊”指“惊醒”,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在古时惊蛰当日,一些地方人们有用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惊蛰打小人驱赶霉运习俗。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
田阳光:冬至后,天气寒冷,“数九”随之而来,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来了。
主持人:谢谢杜军主任和田阳光副主任的领学,谢谢金姐的温馨提示。刚才杜主任已经将节气拓展到了惊蛰,请大家不必蛰伏,踊跃发言吧
王健:记忆最深的是,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当然,冬至这一天,各地都有着不同风俗习惯,北方的习俗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张莹莹: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好时机。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
主持人:请张莹莹同学拓展的说一下您发言的最后一句其滋补功效。但是,并非随意乱补就能达到效果,冬季进补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张莹莹: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二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三忌慕名进补,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四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合理饮食更重要。
李延莉:涨知识了
主持人:感谢张莹莹同学的分享
韩光:节气,冬至如年;到来,将至;冬天到来,快乐将至;冬天到来,至爱将至;冬天到来,亲朋将至:冬至冬至,祝你福祉!冬至快乐!
何佳:冬至节气是一个新的起点,标志着新的一轮循环开始了,也寓意着新生。所以古人认为冬至节气当天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是“大吉之日”,所以应该庆贺。
主持人:也祝二位冬至大吉快乐
李媛: 冬至在古时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人们甚至将其称之为小年,每年过冬至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好许多准备,民间甚至有诸多的庆祝活动。所以冬至往往象征着团圆。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每年的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今天大家记得吃饺子哦。
主持人:请问李媛同学会包饺子哪个环节?
李媛:会吃
刘强: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寒冷的冬季正式开始,也是一年中最长的夜晚。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农历的十一月初十,因为它较往年来得早,因此在民间也叫它“早冬至”。
而且老祖宗还传下来一句农谚,那就是“冬至头,冷死老牛;冬至中,单衣过冬;冬至尾,大寒年夜交”,思是说冬至节气在农历所处的时间段不同也有不同的预兆,冬至节气在冬月上旬,预示冬季冷。而冬至节气在中旬,预示冬季偏暖。而冬至节气在下旬,这样冬季来得晚一些。
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虽然流传很广,但未必就有科学依据。所以今年即便是“早冬至”,大家也不要过分的担忧,以为今年就会是“冷冬”了。
不过冬至节气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气,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非常吉利的日子,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除了吃饺子这个习俗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和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传承。
主持人:读了刘强关于“早冬至”的介绍,确实这阵子够冷的
李延莉: 二十四节气——小寒
冬至之后是小寒。
小寒小寒,冻成一团
小寒是反应气温变化的节令
这时正值“三九”前后
标志着开始进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 小寒 ]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新的一年
从最冷的时刻开始
眼前是萧索,心里是希望
即使冬日再冷
愿你总有温暖可期待
主持人:小寒是不是也吃饺子
李延莉:小寒主要吃菜饭、糯米饭、八宝粥、黄芽菜、涮羊肉、糖炒栗子、温补鸡汤等。
主持人:又有羊肉!划重点了! 第一场大雪吃鹅,其后多吃羊肉没毛病!
俗话说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冬至日,北斗七星中的摇光星直指正北。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根据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韩光:今天冬至是一九第一天,想起我奶奶说过的一个顺口溜。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主持人: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个“冬至大如年”的寒冷日子里,确实会让我们想要回到家人的身边感受温暖。
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网站科会整理发言录入至党建平台。
互动话题2024再见!冬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