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市动态 > 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市动态 > 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地方动态
白山市:做好三篇文章 擦亮生态底色
2020-06-17 15:24:00   来源:

  近年来,白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生态+”三篇文章,持续巩固绿色生态底色,努力在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中走前列、做示范,最大限度地将白山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做好治山理水文章,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坚决担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狠抓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白山良好生态优势。2017年以来,白山市连续接受了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共69项,已完成整改54项,完成率78%,另15项整改任务正在按序时进度推进中。交办信访案件共1205件,已完成1191件,完成率98.8%,正在按序时进度推进整改的14件。统筹开展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保卫战,完成全市建成区内淘汰燃煤小锅炉淘汰和餐饮业油烟治理任务。51户企业全部完成工业炉窑达标改造。白山热电两台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柴油货车路检工作,抽查车辆60台。摸底调查非道路移动车辆703台。严格秸秆禁烧管控,白山市未被通报火点,上报奖励村庄425个,获秸秆离田补助和禁烧激励资金464.5万元。编制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环境达标保持规划、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和重污染天气减排清单。全市需规范和整治的排口160个,完成整治108个。全市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市中心区4条黑臭水体消除了黑臭现象。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河道环境明显改善。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修订禁养区划定方案。全市加油站全部完成双层罐改造。全市自然保护区2019个问题,已整改(含非问题点位)1998个,整改完成率99%。基本完成1009个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和违法违规参地清收还林工作,46个矿山完成生态恢复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扎实成果,近三年市中心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大幅度攀升,分别达到312天、350天、352天,2019年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40%以上。今年1-5月份,市中心区优良天数达到140天,同比增加了4天,优的天数32天,同比增加23天。多年来全市13个国、省控考核断面、8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高达84.84,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

  做好“显山露水”文章,保护好“生态”家底。把生态文明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源、立市之本,坚定不移地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之路。将生态这张底牌擦亮、保护好、修复好。2019年,治理恢复矿山面积741公顷,实现农药化肥减量29.7吨、3480吨,分别下降54.7%和59.3%,森林覆盖率高达84.1%,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均值超2万个,最高值8万个。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完成侵蚀沟综合治理73条,治理面积48.65平方公里,植树造林2339.34亩;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及河道绿化。完成“一江十河”流域范围内森林抚育1462.5亩,新造林1200亩,林地清收563.2亩,开展红土崖河流域退耕还林300亩,珠宝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栽植树林7075株。建立完善保洁长效机制,全市50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结合河道周边市政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河道沿线护坡加固、河岸绿化、生态景观提升等配套设施建设,巩固扩大景观提升成果。白山市大气环境质量、城市地表水水质指数、《水十条》环境质量目标工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等多项工作均位列全省第一名。抚松县、临江市入选2019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抚松县被评为2019年全国避暑旅游十佳城市,靖宇县被评为2019年全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长白县连续3年蝉联“深呼吸小城”榜首。

  做好“生态+”文章,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全面建设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的发展战略,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出兼具重要生态功能定位和典型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路径,有效打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发挥矿泉水、人参、旅游、硅藻土等世界级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以硅藻土为代表的矿产新材料产业、以矿泉水、长白山特产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以中医药、康养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以生态游、冰雪游为代表的旅游产业、以服务于人流、物流大进大出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老三样”占全市GDP和财政收入比重由原来的一半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3%和5.5%,“新五样”产业占GDP和财政收入比重上升到62.1%和55.2%。矿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升级,作为吉林省唯一由国家批准矿产资源整装勘查项目的地级市,2018年,全市硅藻土制品年产量已达40余万吨,主导产品助滤剂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并被授予“中国硅藻土之都”称号,绿色新型矿产产业体系规模已现。矿泉水产品品质不断提高,白山市拥有全球著名的天然矿泉水富集区,被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世界饮水组织命名为“中国•白山市长白山矿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国际矿泉城”,全市共有矿泉水生产企业近30户,总建成产能1160万吨,年矿泉水实现产量达295万吨,实现产值25.5亿元,并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实现产能、产量分别占全省的70%和78%。“冰雪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新时代全面开启,“12°粉雪”“22℃夏天”“北纬42°特产”等生态品牌享誉全国,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白雪换白银”已成为白山市“白色经济”飞跃发展蓝图下的真切现实。

  下步,白山市委、市政府将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擦亮底色、夯实基础、拓宽通道,夯实白山发展的“大生态”基础,走出美丽经济道路,让白山变青山成金山,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生共赢,为全国兼具重要生态功能定位和典型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为建成美丽中国打造“白山样板”。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吉ICP备2022007971号-1本站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路813号邮编:130033Email:sthjt@jl.gov.cn访问量

网站标识码:2200000010吉公网安备22010702000115号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