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回应 > 吉林省政策解读 > 关于印发《吉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 解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吉林省政策解读 > 关于印发《吉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 解读
当前位置 : 首页 > 解读
2022-11-02 09:13:00   来源:

索 引 号:

分 类: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吉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解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22-11-02

主 题 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七部门联合印发《吉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深入分析当前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并基于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强调要切实发挥好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明确了突出协同增效、强化源头防控、优化技术路径、注重创新引领的工作原则。确定了到2025年全省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全省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等主要目标。
  《实施方案》共包括6个方面25项具体任务:
  “加强源头防控”方面。明确了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和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3项内容。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优化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积极倡导绿色生活,不断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逐步扩大“碳普惠”制覆盖范围,力争2025年在全省推广并建成较为完善的“碳普惠”制度。
  “突出重点领域”方面。主要围绕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6个领域协同增效进行部署。要求加快钢铁、石化、有色等重点行业全流程绿色化改造。加快“陆上风光三峡”和“山水蓄能三峡”建设,加快煤炭减量步伐,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减污降碳。通过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加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加快新能源车发展等方式推动绿色交通发展。通过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实施建筑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广“光储直柔”建筑等方式在城乡建设领域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大力推进“秸秆还田”“秸秆变肉”等重大工程,持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实施第三个“十年绿美吉林”行动,推进万里绿水长廊、林草湿生态连通、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碳汇能力。
  “优化环境治理”方面。区分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4个要素分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重点是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围绕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主要是实施节水行动、推进再生水利用以及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围绕土壤污染治理协同控制,突出耕地和农用地污染源头污染防治,倡导利用废弃矿山、污染地块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等方式,达到节约集约的目的。围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要求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鼓励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来减少污染。
  “开展模式创新”方面。主要是区分区域、城市、产业园区和企业4个层级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在我省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模式。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无废城市”建设等各级各类城市创建活动中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鼓励各类产业园区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通过政策激励、提升标准、鼓励先进等手段,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试点工作。
  “强化支撑保障”方面。从技术研发应用、法规标准、协同管理、经济政策、基础能力5个角度提出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具体措施。如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生态环境相关地方性法规,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等措施,将在基础、管理、应用等不同环节增强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支撑保障。
  “加强组织实施”方面。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考核督察3个方面加强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组织推动。要求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有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工作开展。
  《实施方案》特色鲜明。严格落实国家各项要求。除了国际合作以及海洋、核电等我省不涉及的内容外,国家方案中规定的其他所有工作任务和要求均在《实施方案》中有所体现,切实做到对标落实。结合我省实际细化完善。《实施方案》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我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等重大战略紧密结合,针对国家文件中各项工作任务都进行了相应丰富和完善,细化和增加的内容占比达到50%以上,这些细化措施,既紧扣我省省情,又提高了可操作性。突出工程化项目化方式推进。《实施方案》将“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建设、“秸秆变肉”工程、“十年绿美吉林”行动、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等具有我省特色的重工程大项目作为支撑,突出以工程化项目化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吉ICP备2022007971号-1本站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路813号邮编:130033Email:sthjt@jl.gov.cn访问量

网站标识码:2200000010吉公网安备22010702000115号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