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胜,男,1967年10月出生,汉族,吉林省公主岭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长白山生态中心总工程师兼生态监测室主任,主要负责中心业务技术和长白山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他具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廉洁自律、工作作风踏实、吃苦耐劳。多年来一直成为单位的技术顶梁柱,特别是在“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迎难而上,开创生态监测新局面。2004年长白山生态中心开始接触较为先进的“3S”技术。由于不是专科毕业,属于半路出家,他就积极购买专业书籍开展自学,并于同年与站其他同志一起去沈阳环科院以开展合作和采取边干边学的方式学习此项技术。克服诸多困难,最终掌握了该项先进技术。并利用它连续16年开展了长白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工作,为建立“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数据库”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为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开发长白山提供了决策依据。
遥感解译工作的前提就是对遥感解译目标的熟悉掌握,这就要求对所在区域的解译目标进行长期实地踏查和复核。他不辞辛苦,几乎踏遍东部长白山区的山山水水,特别是在人参解译标志踏查过程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有时走到偏远村屯的时候,住宿条件非常简陋,他也从不挑剔,在当地仅住十元钱的房间。在车辆无法到达时,他每次都要爬几里的山路,到现场去测量和调查。有次不慎把脚脖子崴了,他仍然拄着木棍坚持把所有的参地踏查结束,也因此积下了病根。由于他带领的团队在遥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省和国家获得了好评。也正是为此,2020年吉林省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被生态环境部卫星应用中心列为首批全国6个国家生态红线地面验证定位观测站之一。
从2012年开始,长白山生态中心一直承担着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长白山森林生态地面监测工作任务。也是从这年开始,他带领着生态监测技术团队,忍受着长白山原始森林里的闷热和蚊虫叮咬,顶着烈日和冒着暴雨,野外吃着泡面,不怕苦、不怕累。带着伤病工作在一线,一干就是八年。此项工作填补了长白山区没有永久性森林生态监测样地的空白,也为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在“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和评价技术研究上做出了创新的探索,使长白山生态监测中心成为了全国12重点生态地面监测定位站之一。
荣誉面前,不忘初心,永做长白山生态的守护人。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长白山的地理优势,组织完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生态环境恢复监测与预警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工作。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安全、实施区域开发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科学支持。他还积极主动与各大专院校联系,充分发挥野外观测的优势,使之成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基地,共同合作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同时与中科院、吉林省环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长白山生态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在工作之余,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撰写发表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生态环境状况及5年变化研究”等10余篇论文。还参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技术》一书编写工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提供了技术指导;作为副主编参与吉林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实习指导书》教材的编写工作,指导学生在生态教研基地开展野外实习;还被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聘为校外实践导师。
在“第二届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中,在他的精心指导下,经技术人员的努力拼搏,长白山生态中心荣获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团体三等奖,其中有两名同志分别获得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赢得了各级领导和行业人员一致的认可和好评。他曾被抚松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七次被长白山管委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和标兵个人;被长白山管委会评为“2016年度建设崇德至善长白山系列活动中最美人物”;被长白山总工会评为“2020年度优秀工会工作者”,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2013年“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他所带领的团队2007年被长白山管委会评为“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诸多荣誉面前他没有骄傲,继续带领大家一起默默地为长白山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事业做着他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