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媒体聚焦

因水而生 因泉而兴——靖宇保护开发矿泉产业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2 字体:

      完整的火山地貌、优越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孕育了靖宇第一矿泉水城。

  从发现到保护,从保护到合理开发,靖宇县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灵,因水而兴,立足本土,先后实现“7个全国第一”,引进矿泉饮品企业10户,走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矿泉路。

  天地恩泽 严密保护

  在山林间流淌的水,是大自然对靖宇的一种馈赠。

  2001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全国第一家矿泉水保护区——“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靖宇水源保护区”。

  山泉叮咚,山石泠泠,顺着流水记者来到密林深处。雪龙泉在静静喷涌,甘甜清冽。靖宇县水源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张作黎手指水内活蹦乱跳的“狗虾”对记者介绍,这个生物只有在水质非常好、没有污染的水源头才能存活。为了保证泉眼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区安排专人24小时对保护区重点路口视频监测值守,对水量、水质、水温这些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矿泉水永续利用。

  在保护区内,记者碰到了正在捡拾杂草的潘世国大爷。潘大爷今年70岁,他对记者说:“自然保护区成立的时候,我是濛江乡营林村的村书记,在镇里当义务监督员,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年。”潘大爷有感而发,在这工作了这么久,早就有割舍不掉的感情了,保护这就跟保护俺家一样。

  为做好矿泉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提升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2010年,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丁小山村41户居民100多人整体搬迁,规划建设了新丁小山村。2014年,完成了保护区实验区内二参场居民移民搬迁,将耕地和原村旧房拆除后进行植树造林,累计植树造林1.54万亩,恢复生态843亩,有效扩大了森林植被面积,增强了植被涵养水能力。

  居住在新丁小山村的69岁村民陈苓兰拉起记者的手,回忆从前感慨道,那时候想要出去也没路,只有一条土道。但是因为能喝矿泉水,大家也没舍得搬走。后来听政府宣传才知道,保护区里住人会对水源有污染。为了保住这“好水”,我们自发往外搬。搬过来后,盖了新房,交通也便利了,孩子外出打工方便多了。

  据悉,目前,靖宇县境内已发现矿泉38处,均为自涌泉,日涌水量10.86万吨,日允许开采量9.467万吨。

  水润万物 合理开发

  青山绿水孕育了一方水土,滋养了一方百姓,更带动了一方经济。

  1978年,科研机构的一次偶然勘探,发现靖宇县地下存有矿泉水资源,但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直到1997年,靖宇县才开始全面探索。

  今年66岁的谭明彦,是靖宇县矿泉饮品产业发展的铺路人之一,他说:“当时技术不先进,都是工作人员逐片森林、逐条河流摸索勘探,用了将近一年时间,才把矿泉水底摸透。我们把水拿到中矿联、联合国饮水资源保护组织监测,被认定为可与法国依云媲美,与法国阿尔卑斯、俄罗斯北高加索齐名的国际大型矿泉水生产基地。这可是块金字招牌呀,能给我们当地百姓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方努力,2000年7月3日,靖宇县被中国矿联矿泉水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长白山靖宇矿泉城”,是全国首家“矿泉城”。

  2001年开始,靖宇县相继引进娃哈哈、天士力、农夫山泉、恒大、康师傅等10户知名企业落户。截至2017年底,全县矿泉饮品产业实现产量160万吨、产值达到26.8亿,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记者手记:

  近年来,靖宇县还通过连续举办矿泉水节,建立火山矿泉群地质博物馆和公园,创立《矿泉文化》会刊等文化活动,让靖宇矿泉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靖宇县以水为保护口,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矿泉第一城,实现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