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好的火山地貌,独特的地质构造,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丰沛的降水量造就了安图矿泉水之乡。
打资源牌,走生态路。安图县依水而居、依水而灵、依水而盛、依水而名,历经40年摸索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资源变资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富有特色的矿泉产业。
依法保护 科学开发
水,孕育了生命,带来了希望。40年来安图人对水的关注和保护从未停止过。
位于长白山北麓,素有“长白山第一县”美誉,拥有106眼矿泉的安图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关注得天独厚的“泉”资源,在第一部县志内介绍了九龙泉和奶头泉。
1987年,安图矿泉水被勘测详查。2001年12月,我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编写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安图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2003年,安图县被命名为长白山大型天然矿泉水基地,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矿泉水之乡。
漫步泉边,水声叮咚。沿着泉边栈道走到二道白河镇长白山泉,当地老人周国军对记者说,这个泉眼都是咱百姓在山中采蘑菇时发现的。当时为了保护水源头,村民自筹资金出工搭建了简易的泵房将水源围起来。后来,依靠这个泉眼建造了矿泉水车间。现在,泉水不仅供村民生活用水还被加工成铁路专用矿泉水。
好水既是大自然的恩赐,也离不开背后“环保卫士”对生态环境的全力保护。2013年3月,为了让资源得到有序利用,县内成立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保护区管理局,划定193.45平方公里的矿泉水保护区。
“我们的执法队伍,定期会到各水源地巡查,对水质进行实时勘测。作为初步保护,组织人员清理一些杂物垃圾。在有企业开发的泉眼,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地建设一、二、三级保护区。2016年6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保护区条例正式发布执行,我们的矿泉水保护工作也做到了有法可依。”安图矿泉水管理局项目规划办主任汤健向记者介绍。
走出“深闺” 造福一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矿泉水从发现到保护,从保护到合理开发,安图的“水经济”开始风生水起,百姓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2013年,县内坚持高标准、高定位、建名厂、创名牌的发展思路,先后引进农心、统一、恒大、雅克等10户知名矿泉水企业,截至去年,累计投资34.5亿元,建成工业产房24万平方米,年产能300万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来到统一矿泉水公司,正在开叉车装卸水箱的年轻小伙吴洪运谈到家乡水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时兴奋地对记者说,我从小就喝这泉水长大,又甜又软,喝凉水也不会闹肚子,来水厂前我一直在外打工,当过服务员、车床工、电缆工,但是工资很不乐观。没想到如今能在家乡找到如此称心的工作,不光待遇好,工资也高。如今我们村年轻人大部分都来这里工作,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见证了县内40年饮用水改变的周老回忆从前感慨道,40年前,我随着父母来到二道白河镇上学。每天晚上都挑着担子到附近的小河旁担水,两桶供一家人一天用量。一到雨季,雨水倒灌进河里,我们就只能喝黄泥水。当时喝这河水呀,牙也黄,骨头节还大,自从发现泉眼改喝矿泉水后,铺设了通水管道,在家就能喝到这好水。现在这水源不仅是我生计的一个依托,也是我们家里幸福的依靠。
截至今年上半年,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实现产量20万吨,产值3.2亿元,俨然已成为县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安图县以水为保护口,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传承发扬长白山文化底蕴,加速提升矿泉品牌建设,致力打造集工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中国第一个长白天泉特色小镇。
记者手记:
作为与法国阿尔卑斯山、俄罗斯高加索山并称的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带,安图县矿泉水储量之大、品质之优、类型之多、保护之好令人叹为观止。矿泉水产业是安图的支柱产业,也是安图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潜力所在。为将矿泉水产业做大做强、集群集聚发展,安图县坚持依法保护、科学开发的基本原则,高标准、高定位、建名厂、创名牌,从保护做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