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你是否希望孩子参加工作后留在东北?
马 哲:同事们,咱们来讨论 “你是否希望孩子参加工作后留在东北” 这个话题。请大家从经济,文化,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
各抒己见。
张莹莹:矛盾的话题,既希望儿女相伴左右,又希望他们大展宏图!
白 山:无论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人啊都应该去有更好发展的地方,这也无可厚非。@张莹莹,不矛盾啊,你可以跟着去。
张莹莹:@白山,个人想法,他们的路自己走,他们自己选择,自己承担,我们支持就可以了,只要不走歪了就行,小苗及时扶正
即可。
马 哲:我觉着能生在长春挺幸福的,当别人说到东北不发达或种种不好时,我想的是:还好,我没有生在大西北为用水而烦恼的
地方。所以,我觉着东北挺好的,尤其要是孩子能留在东北长春,沈阳,哈尔滨这样的省会城市,我是挺满足的。
李 媛:我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必要时会给他一些自己的建议,从事什么样工作留在哪个地方,最后的选择权还是在他自己。
王 健:我还是希望她多出去闯闯,毕竟世界那么大!走出东北意味着机会也多啊,当然也要看她自己意愿,有没有这个能力。
韩 光:孩子去哪个城市都无所谓,我会建议她考军校,成为一名军人为祖国做贡献。
李延莉:我希望孩子留下,因为不舍,希望能远远滴看着她,在她需要的时候能在她身边。
潘 瑜:我希望孩子留在东北,但是上大学必须要在南方。东北虽然相对落后一些,但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长春市是最具幸福
感、宜居的城市,相信将来会更好。
张世忠:主要是你想让子女过什么样的生活,对社会了解多了,想法也会改变。
马 哲:态度相对鲜明的是:潘,李,马希望孩子留在东北,也就是身边。
王,白主张走出去。
张主任,张莹莹,李媛,韩光基本上是看孩子自己的意愿,是不是既有出息又能留在东北是最随心的。
张世忠:错,我是坚决不允许她回来的!
杜 军:对区域振兴来说,人才、营商环境固然重要,但我觉得信心更重要,如何提振吉林振兴的国民自信心、消除悲观情绪是当
务之急、重中之重。俗话说,信心比黄金还宝贵,那就要找到增强信心的切入点,老百姓说的,有奔头儿。信心建立起来
了,大家积极作为,奋发图强,发展振兴是必然的,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到时候,你的孩子自己就会回来的,放心。
不当之处,请指教。
马 哲:我很乐观,世界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极的,也就是各领风骚数百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是各领风骚数
十年。满人龙兴之地,东北沦陷后的新京,是民族之耻,但客观上也确实早就了20世纪三十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辉煌。当
时东北拿出哪个城市,都是响当当经济大市。再举一个文化例子,虽然不是东北的,但也说明文化极,拿湖南做例子,湖
南省从“千年蛰伏”到“百年怒放”,从曾国藩,左宗棠到开国元帅占比30%,大将占比60%,上将占比33%。南方也该富
了,东北蛰伏期而已。满足目前的生活,更要满怀信心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