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党建 > 机关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党建 > 机关党建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机关党建
坚守阵地 齐心抗疫 奏响环保铁军抗疫宣传最强音 ---吉林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抗疫工作侧记
2022-04-19 10:23:00   来源:

  乍暖还寒的3月,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吉林省,长春被迫按下“暂停键”,然而,省环保宣传中心却开启了“加速键”。结合疫情防控,创新宣传方式,聚焦主责主业,坚守舆论阵地,牢记初心使命,做好志愿服务,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

  闻令而动,开展环保抗疫宣传
  疫情来袭,宣传中心党支部在支部书记魏强同志的带领下,闻令而动,冲在前锋,第一时间跟踪动态,第一时间采写报道。3月11日系统开始弹性上班,但宣传中心并没有弹性,基本全员到岗,因为责任与使命在身,志愿者下沉鹏程社区的第一时间,记者们全程进行跟踪采访,并及时报道。
  影视科关锋在鹏程社区拍摄厅机关突击队员服务场景
  在厅机关党委的号召下,1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顶风冒雪,24小时值岗,看到这一幕幕,潘瑜同志感同身受,带头编写了《将“暂停键”变成“美颜键” 战疫中的环保“大白”》,图文并茂赞扬环保志愿者,从那以后,“大白”抗疫故事就层出不穷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副主任潘瑜在中国环境app视频采访中宣传吉林省抗疫工作
  组织在《环境经济》杂志刊发“抗疫故事”9篇,在中国环境报头版《一图一故事》刊发稿件1篇,制作志愿者日记海报14张,中国环境APP制作并发布视频7个……
  中心运营的“吉林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开设抗疫专栏,新增一图一故事、环保战疫等3个专栏,截至4月9日,“两微”发布稿件近380篇,阅读量与点赞率大幅提高,真正让抗疫宣传“活起来”。
  创新求变,宣传方式 “多元化”
  疫情来袭,宣传中心打破了以往文字稿的宣传模式,求新求变,打开环保宣传格局。
  新闻宣传从“独唱”到“大合唱”,宣传中心下足功夫。加强上下、部门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疫情以来,在《中国环境报》《吉林日报》刊发稿件13篇。在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APP(视频、新闻、随手拍)发布稿件80余件,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新媒体发布稿件27篇。
  为第一时间获取最鲜活的素材,多名“巾帼”小编齐上阵,纷纷潜入到志愿者服务群、环境消杀工作群、地方工作群等,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动态,运用视频、图文、海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环保铁军风采,用一篇篇热忱真挚的宣传稿为抗疫中的环保铁军点赞!
  带动地方宣传力量联动。安排专人,主动对接长春、吉林等疫情较严重的地区帮助制作抗疫视频5期,典型人物采写20余位。各地微信公众号更新的频次、内容、质量相比以往大大提高,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环保系统新媒体矩阵成为发声的领航者。
  宣传中心记者霍晓采访并撰写的《做困难群众的“服务员”吉林市生态环境局乔丹羽事迹》新闻素材被省直机关工委选定为优秀新闻线索,并在《吉林新闻联播》《吉林日报》等主流媒体刊(播)发。
  聚焦主责主业,为生态环保“发声”
  宣传中心紧扣当前省厅重点工作任务,对环境消杀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报道。须臾不敢停歇,片刻不敢懈怠。针对环境消杀下沉工作组两次集结出发,召开视频调度会、培训会等节点,中心主任魏强第一时间协调省委宣传部,联系媒体进行发布,关锋同志随叫随到,精心拍摄画面,制作剪辑成视频为消杀工作加油助威。
   影视科关锋采访全省消杀视频培训会议
  疫情逐渐迎来“社会面清零”的节点,做好终末消杀成为新的挑战,擅长视频制作的白姝建立了“消杀视频创作群”,大家通过视频连线碰撞创作火花,特别针对在吉林卫视面向全省公众播出的6个系列消杀动画的制作,群里的讨论经常持续到深夜。
   新闻工作者齐上阵,居家办公全速推进抗疫工作宣传
  无独有偶。3月20日晚上10点钟,霍晓、陈博宜2位女同志接到起草危废企业医疗垃圾处理情况调研报告任务后,毫无怨言迅速行动,从电话采访到梳理成稿,次日凌晨2点多顺利交卷,巾帼不让须眉,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担当。
  宣传主业实时紧抓。在生态环境部开展的“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和“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征集工作中,教育科李超、赵楠同志,经过材料比对与分析,3月20日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并推选了潘晟昱等5名志愿者,守护一江十河等4个案例,延吉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一个典型参加评选,在第一时间把省内环保先进典型“推出去、宣传好”。
  从“宣传员”到“志愿者”,党员干部冲在前
  在做好宣传本职工作的同时,宣传中心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社区抗疫活动中。“60后”老党员魏强、王晓君主任,带头冲锋在前,他们冒着风雪依然在寒风中站岗执勤。在他们的感染与带动下,其他党员干部也纷纷下沉一线。
  主任魏强、副主任王晓君值守在卡点一线
  四月天气已转暖,中心教育科赵楠已经在长春市耶鲁印象小区闷热的楼道发放核酸试剂盒7个小时。他的眼镜上挂满了凝结的水珠,他的脸上被勒出深深印痕,而他却说,“我要对得起党员的身份,对得起穿上的这白色防护服”。
   教育科赵楠同志在社区为居民开展登记
  最需要党员顶上的时刻,就能看到宣传中心党员的身影。3月15日、16日,厅机关需要派员两次当日往返疫情严重的吉林市,接省疾控专家返长为全省线上培训消杀操作,中心办公室张强冲在前面,独自驱车,顺利完成任务。3月21日起他又跟随消杀组下沉到长春市朝阳、高新两区,深入隔离酒店、医院、方舱开展消杀工作,21天已行驶3600余公里。
  办公室张强驾车与消杀组深入长春市朝阳区、高新区开展工作
  窗外狂风肆虐,不到20个志愿“大白”搬运800个大白蔬菜箱,这是中心办公室李维志在社区工作的日常。他是一名老党员,同时,也是老“大白”,因为2年前的他志愿服务40天,每天6小时,没有谁比他更熟悉这一切了。
   办公室李维志在下沉社区搬运物资
  中心支部的党员同志有人是医护家属肩负照顾家人重任,有人家属在一线需要照顾老人孩子,但大家克服困难,勇于上前,忠于职守,在各自的社区搬运发放物资、发放核酸试剂盒、巡逻值守,志愿服务时长达245小时,用坚毅和忠诚让鲜红党旗飘扬在一线。
  宣传中心党员志愿服务照片集锦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吉ICP备2022007971号-1本站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路813号邮编:130033Email:sthjt@jl.gov.cn访问量

网站标识码:2200000010吉公网安备22010702000115号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