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市动态 > 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市动态 > 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地方动态
延吉市: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2024-01-24 13:15:00   来源:

延吉市坚决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提高常态化管控水平,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全领域、全要素齐抓共管的大格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   孙宝山 摄


抬头见蓝天不再是新闻。

围绕落实降碳减污目标,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在全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让绿色成为延吉最鲜明的发展底色。针对建成区内40台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重点监管企业煤场、料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制定《延吉市2023年今秋明春秸秆全域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坚决落实秸秆全域禁烧管控,实现“零火点”。健全重污染天气会商机制,修编印发《延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随时准备应对。针对现有1家成品油存储企业和7家加油站共39个点位,均办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设双层油罐,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正常投入运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511台,发放环保牌照86台。实施“双碳”战略,国能龙华延吉热电有限公司2023年碳排放量预计完成180.85万吨,同比增加8.06万吨……通过严格生态环保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整治,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近四年达到98%以上,2023年,扣除沙尘暴影响,优良天数为36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9.2%,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打赢水“战”,确保碧水长流。

从源头管控,紧盯污染源,严堵“排污口”,坚决打好水系攻坚深化战、巩固提升战,扎实推进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依据《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持续开展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排查整治。按照《关于开展全州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排放企业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针对2家污水处理厂和1家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力加大线上、线下执法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要求限期整改,防止延吉下断面受到污染。定期对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测数据、医疗废物台账等内容开展专项检查,要求达标排放。制定印发《延吉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新增入河排污口19个,全市95个排污口均完成建档工作。印发《延吉市2023年春季“清河行动”实施方案》,清理河道垃圾500立方,整治河道长度500余公里;千人以下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225处,全部完成保护范围划定工作。2023年五道水库、延河水库2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磨盘大桥国考断面稳定达到国家Ⅲ类国考要求。

存“绿色本金” 获“生态红利”。

紧紧把握上级支持政策和边界,围绕省、州、市谋划的重大工程和确定的重点项目,积极主动作为,坚持从政策里“找”项目,从规划中“谋”项目,从咨询机构“抢”项目的工作原则,2022年以来,共有4个项目成功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库,其中大气污染防治项目3个,总投资14665万元,农村环境整治项目1个,总投资2266万元。

对谋划包装的重大项目,提供全过程协调配合服务,建立完善项目清单,探索“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工作法,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做好服务指导,实行“一项一策”,切实提高项目成熟度,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延吉市集中供热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争取的4380万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拨付率100%。同时,加强项目日常调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止环境安全事故发生。精准施策、打通堵点,依托优势产业、技术资源等,以节约促转型、以集约促升级,着力谋划一批关联度高、支撑能力强的优势项目,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理念,抓好谋划生态环保类项目这个根本,充分发掘项目来源渠道,全方位积蓄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动能。

全面提档升级执法效能。

始终坚持以推动学习“常态化”、健全制度“规范化”、加强装备“现代化”、锤炼队伍“专业化”、打造普法“多元化”的“五化”工作模式,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激活基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新活力”。

围绕“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这条主线,将政治建设和党建工作贯穿于执法规范化建设全过程,全力打造组织、凝聚、服务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前沿阵地”。健全部门间无缝衔接的监管机制,建立完善执法信息移交、反馈机制厘清源头防范、过程监管、末端执法的职责边界,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大力推进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装备,积极探索整合现有污染源在线系统,建设应急管控指挥平台,灵活采用“广度+高度”相结合的执法模式,提高非现场执法能力。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人员着装行为和监督机制,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完善普法机制,将执法和普法相结合,实现执法办案全员普法、全程普法,促使企业积极践行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

延吉虽小,“五脏俱全”。

作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始终坚持以创新、绿色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节能与降碳并举、赋能与压责同行、严管与服务并重,以“一盘棋”思维,构建完善“无废延吉”治理模板。

延吉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通过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化”目标的实现,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负责收集、转运、处理延吉市城区和54个行政村以及龙井市、和龙市、图们市、汪清县及珲春市的生活垃圾入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延边州唯一的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机构,延吉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医与全州8个县市1246家医疗机构签订合同,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覆盖率已达98%以上,并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现达到100%。

延吉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是全省县级市唯一的餐厨项目,负责对延吉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大型商超、饭店等400余家单位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进行定期收运。

针对建筑垃圾“增量的烦恼”及“无地处置”问题,延吉市于2022年实施固废处理产业园建设项目,将可利用建筑垃圾制成粗细骨料,代替部分天然骨料来配制成混凝土或制成混凝土制品,将大大减轻全市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实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延吉市公交集团自2017年以来,把原传统682辆柴油公交车已全部更换为358辆新能源公交车,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495吨之多,站全国第一方阵,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

作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带头贡献者,延吉将积极践行绿色、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延吉模式”,为了“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吉ICP备2022007971号-1本站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路813号邮编:130033Email:sthjt@jl.gov.cn访问量

网站标识码:2200000010吉公网安备22010702000115号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