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吉林省各地开展主题科普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倡导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生态美好家园。
吉林省是我国北方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野生动物4900余种,野生植物4000余种。多年来,吉林省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构建了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得我省森林、草原、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和东北虎、豹,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通过统筹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东部天然林保护、中部黑土地保护、查干湖综合治理保护、长白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连续19年保持良好水平。
在通化市东昌区佟江社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为社区干部和群众讲解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对人类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内容,提升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呼吁公众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列中来。
在松原市儿童公园,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十多种野生动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吸引了不少群众和学生的目光。孩子们纷纷在喂鸟投食器上进行绘画,并将投喂器装满谷物,挂在公园的树上。
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组织师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师生们开启抢答模式,在互动中普及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白山、辉南和集安等地林业局、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通过现场发放宣传手册、答疑解惑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相关保护工作成果,鼓励群众参与、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