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吉林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经过多年的系统治理和精心保护,吉林省形成鲜明的生态特色,拥有“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和“东有虎豹、西有白鹤”两个“生态地标”,积淀了绿色发展的厚重底色,也为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无限的灵感。
近年来,吉林省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生态文学的“文学轻骑兵”的作用,加大生态文学创作力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文化资源整合,发挥文学感召力量。通过举办各类生态文学作品发行、展示活动,有效提升生态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如2021年六五环境日,举办“绿色今朝,回望百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丛书”首发仪式,宣传展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模范单位和先进事迹,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二是精心创作展示吉林魅力的生态文学作品,真实记录吉林生态环境的变化历程。出版发行《血色草原》《风吹稻浪》《芬芳大地》等多部作品,积极传播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倾力赞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三是举办各类生态文学创作交流活动,搭建生态文学创作平台。组织召开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发展座谈会。同时,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打造吉林省首个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开展生态文学创作理论研究。和省作协共同创建“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深耕生态文学创作沃土。
四是发挥生态文学导向作用,引领绿色生活新时尚。加强生态文学作品的转化与传播。联合吉林省文旅厅开展生态文化剧本征集活动,并根据征集的优秀作品脚本,省曲艺团排练了相声《噪声与爱情》、群口快板《争当环保行动者》、快板书《生命之水》等六部优秀作品,在全省重点地区农村巡演20余场,得到了农民朋友的广泛欢迎。
下一步,吉林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文学的力量,讲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吉林故事。联合吉林省作协,开展“大地文心”主题采风活动,接续创建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聚焦东辽河流域治理和“两山”转化等生态环境领域,开展主题征文、志愿服务等一系列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学特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传播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吉林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将生态文学作为突破口,书写美丽吉林建设的时代新篇章,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吉林生态文学力量。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