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起,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开始施行。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稀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吉林省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多举措加强古树保护和监管,崇山峻岭间,参天古树生生不息。
长白松作为长白山地标性植物,高俏挺拔、遒劲多姿,被称为美人松。它的侧生枝条全部集中在树干的顶部,形成绮丽、开阔、优美的树冠。在长白山池北区美人松公园,达到百年树龄的古树有300多株,树龄最大的接近四百年。如今这里的美人松已经成群成片,而曾经它还一度是长白山的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每一棵美人松都已建档立卡,实现了精准保护。眼下,长白美人松已增长到10万多株,调降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
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吉林老爷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区。因其资源稀少,199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汪清林业分公司荒沟林场63林班,海拔910米左右,生长着一棵当地发现的最古老的红豆杉。
多年来,汪清林业分公司积极与省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对保护区内的东北红豆杉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与专项研究,打造了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为辖区内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采取集群立碑、单株挂牌的方式,实行“一树一牌”编码挂牌保护、“一树一档”精准管理。
在吉林西部通榆县瞻榆镇,有一株树龄700多年的古榆树,当地制定了保护方案,并以此为核心打造“古树文化公园”,让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目前,全省共登记古树7.08万株。今年1月,《吉林省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方案(2025-2030)年》印发,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任务、目标和措施。下一步,吉林将统筹专项资金,对一级濒危衰弱古树名木“一树一策”进行抢救复壮,举办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周、出版古树名木宣传画册等,讲好吉林古树名木故事,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