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我省基层环境应急队伍的应急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水平,5月13日,省生态环境厅举办吉林省2025年第一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环境应急专家针对当前我省环境应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授课。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韩继勇作开班讲话,全省各市(州)、县(区)环境应急负责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120余人参加了培训。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潜在环境风险不断累积,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出复合型、连锁性等新特征,给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局面,本次培训课程设置紧扣实际需求,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从信息报告规范、响应流程及典型案例剖析,到隐患排查整治要点、现场排查注意事项;从环境应急现场指挥策略、响应时效把控,再到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及关键环节,全方位、多角度为参训人员系统梳理环境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参训人员的环境应急意识、现场处置能力、危化品处理水平以及环境应急监测技能。
会议提出: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一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严阵以待,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二是加强应急值守,重视信息报送。应急人员要保障24小时通讯畅通,时刻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准备。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严格依照规定的时间与程序上报信息,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尤其要着重关注重大敏感事件的报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三是持续推动隐患排查,管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要强化任务部署、突出调度指导、进行现场帮扶。聚焦化工、尾矿库等高风险行业企业和重点园区,关注松花江、辽河等重点流域以及下游存在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的流域,深入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查出问题,督促企业整改。省厅将组成工作组对各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抽查督导。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夯实环境应急准备。深入推动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见行见效及成果应用,并做好与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的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要按时推进,落实落细落地。加强演练,提高应急队伍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