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六个“强化”强力度落实秸秆全域禁烧
发布时间:2021-10-26
来源:白城市
字体大小:[   大       ]

全市各级部门、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正确算好“政治账”、“经济账”“环境账”,采取六个“强化”举措,勠力同心,相向而行,强力度落实秸秆全域禁烧工作。

 

一是要强化工作方案落实。各地、各部门要依据省市《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决不能上下一般粗。建立县、乡、村、屯四级包保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五定”要求,责任层层压实,压力逐级传导,切实做到所有耕地块块有人包,处处有人管;设置禁烧政策宣传员、田间地头巡查员、秸秆销售联络员、应急处置灭火员四“员”岗位,配套制定研判会商、巡查监管、应急处置、信息发布等工作制度,明确每个环节、各个节点工作由谁来干、怎么干,保证用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建立“五化”利用台账,以乡镇为基本单元,逐项细化分解到具体地块,明确到人头,保证每一个地块秸秆都有科学的处置方案和完备的处置措施,做到可量化、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

二是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各地要借助市里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开展玉米保护性耕作等政策契机,全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进程。同时,市级层面各职能部门也要围绕“五化”进行深入研究,主动谋划,创新思路、寻找出路。针对未综合利用秸秆,各地、各部门要抓紧制定兜底措施,按照“一地一策”的原则,以村为单位制定离田方案,明确责任人、离田数量、离田方式,科学设置集中堆放点,足量配备捡拾、储运、处置设备和设施,动员农户实施集中转运、集中堆放,待条件成熟后供秸秆利用大户使用,确保所有秸秆拉得出、存得下、能消纳。

三是强化巡查管控。各地要抽调精干人员,组建监管巡查队伍,实行“全天候”“地毯式”动态不间断巡查管控。要密切关注晚()饭前后、夜间、周末、节假日以及中央和省全会和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等重点时段;尤其在公路、铁路国省干线两侧,省际、县际交界,林地、草原周边,特别是原限烧区等区域,必须优先处置到位。对于承包大户、无劳力户、惯烧户等人群要密切盯防。

四是强化应急处置。各地要根据地块实际,科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细化精确每个地块包保巡护人员姓名电话,白班是谁,晚班又是谁,日常巡护频次、范围是多大,发生火点最长抵达时间、最短扑灭时间等等都要明确,关键岗位要设置AB角,避免疲劳作战造成工作质量下降;按照战备状态提前做好灭火设备、车辆、物资等各项准备,加强应急值守,确保应急信息和指令及时有效传达,一旦发现火点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反馈到位、通知到位、扑灭到位。按照日常巡查、火点发现、信息反馈、现场扑灭、报告结果全流程,进行一次实操演练,保证熟悉流程、把握规程,坚决做到平时怎么练,战时就怎么打,做到临危不惧、临阵不乱。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针对农村、农民群体特点,采取贴近农民适合群众的宣传形式,入学校、入集市、入广场,特别是乡村两级干部要走村入户、上门宣传,流动宣传车要开进田间地头,高音喇叭要不间断循环播放,全方位、高密度、高强度的宣传,将秸秆焚烧危害宣传到位,将违法性质和严重后果解释到位,让群众入脑入心。特别是针对原限烧区的农户,各地要逐村、逐户、逐人宣传,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改变习惯。

六是强化规范执法。要以宣传、教育、引导为主,针对恶意纵火者特别是对“第一把火”,要第一时间从严从快处理。同时,加大媒体公开曝光,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我们严的态度、管的决心,达到查处一人、警醒一片的效果。